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智联万物,端启未来

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智联万物,端启未来 开幕盛况 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国首个以AI终端为核心的专业展会,本届展会以”智联万物·端启未来”为主题,展览规模达2.5万平方米,汇聚了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九大品类人工智能终端产品。 深圳AI产业生态 深圳AI产业生态呈现”雁阵式”梯队发展格局: 龙头企业引领: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展示鸿蒙PC、昇腾AI一体机等标杆产品 高成长性企业支撑:思谋科技等企业带来创新解决方案 初创企业活力:新旦智能等新兴企业展示前沿技术 2024年深圳AI产业集群增加值已达747.53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2600余家,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体系。 技术突破与创新应用 核心展品亮点 AI手机:华为、荣耀等展示具备端侧大模型的智能管家功能 AI眼镜:新品CL100 AR眼镜提供沉浸式体验,实现手势/语音控制、AR购物等实用功能 工业AI终端:99.9%准确率的视觉质检系统等创新产品...

1 minute read

2025年AI领域重大事件盘点: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变革

2025年AI领域重大事件盘点: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变革 谷歌I/O 2025:搜索引擎的革命性进化 在今年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科技巨头谷歌推出了颠覆性的”AI模式”搜索功能,彻底改变了传统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这一革命性创新用对话式AI完全取代了传统的链接列表,深度整合了Gemini模型的核心能力。 新功能支持多轮对话、实时视觉交互(如虚拟试衣)以及自动生成行程和报告等高级功能。作为高端服务,谷歌推出了定价249.99美元/月的Ultra订阅套餐。这一举措被视为谷歌应对ChatGPT等AI竞争对手威胁的直接回应——数据显示,谷歌搜索市场份额已从93%降至89.7%,而AI概览功能目前已覆盖15亿用户。 “这标志着搜索引擎从’信息检索’向’思考伙伴’的根本转型,”行业分析师指出。然而,新模式也带来了商业挑战,传统搜索广告可能因减少链接点击而受影响,谷歌正在积极探索AI结果中的新型广告形式。 ITEC2025全球创业赛:激发AI创新活力 在北京启幕的ITEC2025全球创业赛以其5000万元总奖金池和500万元特等奖吸引了全球目光。本届赛事首次构建了”人才赛+行业赛+专场赛”三维体系,覆盖AI、元宇宙等八大核心科技赛道。 AI场景专场赛成为最大亮点,通过开放政府和企业真实应用场景,有效推动了AI技术的实际验证和产业融合。获奖项目将获得”凤凰计划”全方位支持,包括资金政策、产业资源和全周期陪跑服务。 赛事已联动全球86个国家,往届数据显示87%获奖项目已成功融资,33%突破了”卡脖子”关键技术。报名截止8月31日,这一赛事正成为数字经济前沿技术突破与产业转化的重要推手。 龙岗区开创AI发展新模式 深圳龙岗区近日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政府直属机构——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开创了地方政府统筹AI发展的先河。同时发布的《”AI龙岗”三年行动计划》和《具身智能机器人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带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的宏伟目标。 龙岗区宣布未来三年将提供100亿元政府订单支持AI企业发展,采用”技术+场景+订单+资金”的创新政策组合。规划中的全国首个机器人街区和机器人剧场将成为具身智能示范应用的标杆。 “All in...

1 minute read

AI技术革新与全球产业变革:2025年最新动态

AI技术革新与全球产业变革:2025年最新动态 2025台北国际电脑展:AI创新成果展示 2025台北国际电脑展于5月20日在台北南港展览馆盛大开幕,主题为”AI Next”,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0家展商参展。展会分为”智慧运算&机器人”、”次世代科技”及”未来移动”三个核心展区,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 NVIDIA在此次展会上宣布了两项重要进展:一是推出NVLink Fusion技术,显著加速AI芯片间通信;二是计划在台湾建立新总部,凸显台湾在全球AI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这些举措可能彻底改变AI芯片通信领域的格局。 中国大陆有超过200家企业参展,展示了包括AI游戏笔记本、AI散热器和高性能AI服务器等创新产品。展会还特别设立了”碳中和科技走廊”,展示AI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应用。 生成式AI对全球就业的深远影响 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报告显示,生成式AI将影响全球25%的岗位,高收入国家风险更高达34%。文职类重复性工作最易受冲击,女性就业风险尤为突出。媒体、软件开发、金融分析等数字化领域也进入风险清单。 Duolingo CEO预测AI将主导教育行业,未来学校可能转型为托儿中心,这一观点引发了对教育行业未来角色的深刻思考。 然而,报告也指出发展中国家可能因数字化进程较慢而缓冲冲击,技能型岗位或受益于AI辅助。报告呼吁全球合作,通过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引导AI正向发展。 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AI终端新纪元 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将于5月22-2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主题为”智联万物 端启未来”。作为全国首个专注AI终端的专业展会,展览面积达2.5万平方米,汇聚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

1 minute read

AI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从超级计算机到GPT-5的技术狂飙

AI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从超级计算机到GPT-5的技术狂飙 英伟达联手台积电、富士康打造AI超级计算机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日宣布,将与台积电、富士康在中国台湾合作建立AI超级计算机。这一战略合作将依托英伟达GB200和GB300芯片平台,由鸿海在全球范围内打造运算中心网络。“AI产业才刚刚起步”,黄仁勋强调,并表示台积电在AI芯片制造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 英伟达同时推出了突破性的NVLink Fusion技术,实现了客制化CPU与GPU的无缝连接。联发科等多家企业已加入成为首批合作伙伴。这一技术突破将极大提升AI计算效率,为下一代AI应用奠定硬件基础。 全球AI基础设施竞赛白热化 OpenAI与阿联酋G42合作,在阿布扎比沙漠启动建设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之一。这个占地26平方公里、耗电5吉瓦的巨型项目是“星际之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OpenAI还计划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多个超算园区,微软、甲骨文等科技巨头深度参与其中。 美银报告指出,AI芯片已成为”新货币”,预计中东地区AI基础设施项目年投资额可达30-200亿美元。全球AI基础设施市场机会高达4500-5000亿美元,”主权自主人工智能”市场价值可能超过500亿美元/年。 微软裁员与AI代码生成 微软宣布全球裁员6000人,其中包括AI部门主管。这一决策背后是AI代码生成技术的成熟——微软目前20%-30%的代码由AI生成。“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是这一战略调整的核心目标,反映了AI对传统工作模式的深刻改变。 与此同时,中国发布《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AI+等8项重大行动,目标算力规模达300EFLOPS。全球首个5G-A智慧露天矿已在内蒙古投入运营,实现百台无人矿卡集群作业,100%国产化。 GPT-5:AI革命的下一站 GPT-5将采用全新架构,整合GPT-4.1和GPT-4o的优势,在多模态处理和推理效率上实现重大突破。这一代AI可能从工具转变为”伙伴”,在自主决策、跨领域知识整合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技术竞争:谷歌、Anthropic等公司加速研发竞争产品 伦理挑战:AI自主性带来的失控风险、就业冲击...

1 minute read

科技前沿:从航天到AI的突破与展望

科技前沿:从航天到AI的突破与展望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5月17日12时12分,中国航天事业再创佳绩——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6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发射标志着我国民营航天企业在运载火箭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朱雀二号改进型火箭在继承原有型号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多项技术改进,进一步提升了运载能力和可靠性。 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启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启动了我国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这一重要基础设施旨在实现通算、智算、超算及云、边、端等公共算力资源的互联互通。 该项目将有效解决当前算力资源分散、调度能力弱等问题,使用户能够便捷调用分散的社会算力资源。专家表示,算力互联网的建设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推动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 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未来展望 “专家预测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15至20年后实现,具备跨领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AGI面临三大技术难点: 信息智能(语言、文字等)需4-5年达到人类水平 物理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需约10年 生物智能(脑机接口)需15-20年 2025年AI发展将呈现两大特点: 多模态技术融合...

1 minute read

科技前沿: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与智能建筑的创新突破

科技前沿: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与智能建筑的创新突破 人形机器人闪耀上海科技节 2025年上海科技节开幕式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环节吸引了全球目光——人形机器人走红毯。三台人形机器人展示了令人惊叹的互动能力,包括挥手致意和打太极拳等动作。 傅利叶智能科技在此次活动中展示了两款突破性产品:GR-2人形机器人具备出色的负重能力,而”远征A2”机器人则现场表演了完整的太极拳套路,并同步进行动作解说,展现了高度协调的运动控制能力。 “这次红毯采用了前沿的XR扩展现实技术,实现了虚实结合的互动效果。” 活动负责人介绍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是科学家与AI生成的年轻版自己进行互动,这种创新的表现形式让观众大开眼界。 目前,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仅在上海一地,就有超过1万台在岗机器人,承担着重复性工作、护理服务、导览讲解等多种职能。本届科技节为期两周,将举办近2000场活动,重点展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成果,包括在顶级期刊发文量占全国29.2%等科研成就。 AI大模型行业的最新进展 AI大模型领域近期迎来多项重大突破: OpenAI即将发布GPT-5并推出编程智能体Codex,预计将重塑软件开发流程,但专家提醒需警惕代码安全风险。 DeepSeek开源了5个核心代码库及6710亿参数模型,将推理成本降至GPT-4的2.7%,大幅降低了企业AI部署门槛。 亚马逊Alexa集成Anthropic大模型,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加剧,语音购物场景值得关注但需解决隐私问题。 Meta发布了1亿次分子计算数据集和原子级预测模型,可加速药物研发50%,但需防范数据垄断风险。 MiniMax的语音模型Speech-02性能超越OpenAI,成本降低40%,推动语音交互向”数字分身”进化。 行业专家指出:”当前AI发展呈现出技术普惠化与监管精细化并行的趋势,开源模型降低门槛的同时,数据主权争夺也日益激烈。建议投资者关注边缘计算和垂直场景模型的发展。”...

1 minute read

全球AI技术发展与应用全景

全球AI技术发展与应用全景 最新AI技术突破 近期全球AI领域迎来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 谷歌DeepMind发布由Gemini驱动的AI编码智能体AlphaEvolve,成功优化算法并解决11维空间数学难题,已应用于数据中心和芯片设计领域 Anthropic即将推出Claude新模型,强化推理与工具调用能力,支持”思考—行动—反思”闭环,显著提升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OpenAI发布GPT-4.1版本,特别优化了编码与指令遵循能力,同时上线安全评估中心提升透明度 Meta FAIR开源分子发现工具,包括OMol25数据集和UMA原子建模工具,推动科学发现进程 科技巨头的AI竞赛 全球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字节跳动推出Seed1.5-VL模型,20B参数性能媲美Gemini 2.5 Pro,在多模态理解能力上取得突破 阿里巴巴开源Qwen3系列,支持”思考/非思考”模式切换,通过大模型蒸馏小模型提升效率 微软发布专注数学推理的Phi-4模型,并开源权重分享训练经验...

1 minute read

中国科技前沿:从太空计算到AI驱动的商业创新

中国科技前沿:从太空计算到AI驱动的商业创新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这个由12颗卫星组成的先进系统具备多项革命性技术: 星间激光高速互联能力 分布式算力调度功能 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 星座总计算能力高达5POPS 该星座搭载了自主研发的AI载荷和80亿参数天基模型,将验证”算力上天、在轨组网”等关键技术,实现从”天数地算”到”天数天算”的历史性转变。同时,系统还配备了对地遥感载荷和宇宙X射线探测器,将有力推动太空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创新。 腾讯AI战略:优化广告业务与芯片资源配置 在商业AI应用领域,腾讯正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 广告业务优化:通过AI技术优化广告定向投放,推动广告收入持续增长 芯片资源配置:现有芯片库存充足,优先用于: 广告和内容推荐等即时回报场景 其次用于大模型训练 训练效率提升:发现较小的训练集群也能取得良好效果,现有高端芯片库存可支持未来几代模型训练...

1 minute read